作为一名想继续从事科研的本科生,该如何规划接下来的学业呢?选哪个专业方向?哪所大学?应该出国吗?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的博士后柴智博士在我们平台发表了一篇非常有趣的亮点研究介绍。今天,他可以回答关于去美国做科研的问题!
在第一部分,柴博士回答了关于本科毕业生申请赴美攻读博士学位、在美国生活以及获得博士学位后的问题。
柴智
PROFILE
在宾州州立大学取得营养学/生理学博士学位后,我加入了西奈山医学院的Judy Cho研究组。我们组从属于遗传学/基因组学学系,及个性化医疗研究所,从事炎症性肠炎(IBD)方面的研究。我们广泛使用单细胞组学技术及人类遗传学信息,从斑马鱼、小鼠和人类志愿者的样品中获取数据。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溃疡性结肠炎(UC)的机理和药物靶点,主要采用单细胞组学、小鼠模型和病人生物数据库。
Q1
你读博士的目的是什么?如何找到合适的博士课程和导师?
一般来说,PhD学位指向“独立”研究的职业生涯,而Master学位也会教授很多研究相关的内容,但并不特别指向“独立”研究,而更偏向于在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我当时的热情在于独立研究,就直接申请了PhD项目;对于认知不足,还希望进一步了解不同program差别、以及自身的真正偏好的同学,先读一个master 学位应该是更好的选择。
关于选择PhD项目和导师,我有以下几点小建议,谨供参考:
1) 建立人脉网络和信息来源库。例如留学申请方面的网络论坛(例如一亩三分地)、微信群、在你前几届申请的学长学姐,等等。
2) 在搜索各个系的program之余,也别忘了还有一些跨学院的program。以我自己为例,我申请PhD项目时主要看的是Animal Science和Nutrition两个学系(department),这两个学系都是规模较小,较为传统的系,PhD录取多半需要先跟导师联系、匹配 (俗称套辞)。在套辞过程中,我校这两个系所有我试图联系的教授都表示那一年并无在系(department)招人的意愿。后来我辗转了解到存在一个叫生理学的跨学院program,最终申请上,并通过轮转(rotation)确定了我后来的PhD导师。
3)实地考察和体会。通过读Master、实习、交流项目、轮转等各种途径,当你身处那所学校的时候,不难获得到诸多第一手或者第二手的,关于感兴趣的教授和实验室的最真实的情况。
4)在申请和套辞过程中,会需要大量阅读感兴趣教授的网站和论文,这使得申请者反复思考自己真正的兴趣点,以及加深对自己感兴趣的学校、实验室和导师的认知。
Q2
你的硕士/博士学位申请顺利吗?申请出国留学奖学金有什么小技巧吗?
多数生物医药和生命科学领域的PhD program默认自带全奖。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意味着教授和学校需要为每一个PhD学生预留好接下来好几年的经费,名额竞争会非常激烈,如果你不是最顶尖的那几个候选人之一,将不会拿到录取信。
不建议仅仅因为全额奖学金就选择PhD program。如果可以的话,从就读美国的Master program开始,可以帮助国际学生更好地了解美国的教育体系,也更好的了解research这项活动,以及你所在的领域、教授和实验室。最为重要的是,了解你自己对研究到底有多少热情,以及将来的职业规划。在就读Master program的过程中,你会与很多博士生以及他们的导师产生交集,通过观察和交流,你能做出更理性的决定:是否继续读博。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恭喜你,你可以在Master program给你打下的研究能力、研究成果、和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地申请一个更好的学校/学院。反之,如果不想继续读博,也可以减少很多精神上的痛苦和时间上的浪费,以Master degree尽快开始找工作。
Master program通常很少自动给出全奖的offer,除非学校对你极度欣赏,需要吸引你入学。但是,一旦你进入Master program,只要足够留意,通常不难找到助研(RA)、助教(TA)、行政助理(GA)这些职位 (待遇从免学费到生活费的补助,不等)。
中国政府也有一些资助项目,即CSC奖学金。详见:https://www.csc.edu.cn/chuguo。
Q3
我的GPA不足以申请国外顶级大学,我是否应该在中国学习,放弃申请国外的一般大学?
首先,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可以多去请教同校的优秀学长学姐,询问如何兼顾科研、申请留学(有的人是考公/考验)和高GPA。毕竟他们是最了解你所载学校情况的人。其次,GPA只是录取委员会考虑的其中一个指标。Master和PhD program更看重研究能力和潜力,而不仅仅是考试能力和修课的分数,因此提升研究成果、提高其他标准化考试的分数也可以帮忙补强短板。第三,在申请海外的graduate program时,申请者可以申请多所,任意组合。例如,同时申请不同专业,不同学校乃至不同国家的program;可以将冲刺校、中坚力量和保底校以任意比例进行组合。至于考取国内的硕博项目,我没有发言权。建议你去充分了解备考的难度、竞争的烈度、以及是否还有一些额外的步骤需要完成。
Q4
在美国读完研究生后找工作容易吗?还是在中国找工作更好?
这个问题要看不同的领域。通常来说,在美国找工作的难度:计算机科学< 部分工程相关的学科、统计学< 生物信息学< 传统的纯湿实验生命科学。如果持有前几个专业的Master degree,通常在美国不是很难找到工作。我没有读Master而是直博。由于学生签证的限制,我觉得我PhD毕业后在美国找postdoc的难度小于在工业界找职位的难度。学术界工作的缺点是,同等条件下,通常薪资待遇不如工业界。
当我选择留在美国工作或者是回国工作的时候,除了单纯考虑职位的好坏,我还同时权衡了一些别的重要因素,例如:我和我的家庭偏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我中长期的职业规划、以及我目前的人脉和资源的所在地。
Q5
中国科学家在美国受到不公平的对待,甚至容易受到攻击,这是真的吗?
我个人目前还没有感觉到这类的歧视。我共事过的人都非常友好。我待过的学校通常都会要求每年上报自己是否有收到外部的薪金或者研究经费。但此项规定并非针对外籍学者,而是所有人都要填写的。因为这些款项的进出都可能是潜在的“利益冲入,”即研究人员对公众和所在研究机构的义务,与本身利益的冲突。目前新闻上报道过的一些案例,假设当事人有如实并及时地上报外部资金来源,我个人认为很大一部分人可以避免最终的严重后果。另外,当我们解读这些新闻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到媒体有时会通过夸大渲染,以及标题党的方式来吸引眼球。
你还有更多的问题?可以添加他的微信,向他请教!
WeChat ID: jonasoncz.